在 KTV 包厢欢歌8小时可供40瓦灯泡亮10小时
作者:马昭 张彦刚来源:三秦都市报时间:2012-08-09
收集 KTV 包厢中、飞机场、体育场、建筑工地中的噪音,将其蕴含的能量储存起来,然后转化成电能,供百姓生活使用。类似像这样奇特的创意,在8月8日西安交大举行的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和科技竞赛上不胜枚举。经过初赛,全国73所高校141件贴近日常生活的节能减排科技作品进入决赛,让参观者连连叫绝,感受到科技的力量。
■全国203所高校大学生竞技“节能减排”
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由教育部高教司主办,旨在培养大学生节能减排意识,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从2008年开始,一年一次已经分别在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成功举办4届。本届赛事共收到全国203所高校2059件参赛作品,参赛高校覆盖全国所有省、直辖市和港澳台地区,是历届规模最大,覆盖最广、参赛人数和作品最多的一次。来自73所高校的141件作品入围决赛。
■一间KTV包厢一天的噪音发电可供40瓦灯泡亮10小时
记者昨天来到这些进入决赛的展示区,西安交通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学生分别带来的利用噪音“发”电的创意,吸引了不少观者的驻足。西安交通大学的一个男生现场演示,用人声对着一个口杯状的收集器说话,通过设计的能量转换系统,将声波所具有的动能转化成机械能进而又转换成电能,瞬间便可以使10枚 LED 灯发光。参与设计的学生说,设计这套装置并不复杂,发电系统的每个小单元都有一个共鸣腔,像口小腹大的杯子,通过放大声波,驱使振动膜带动线圈切割磁力线,从而使相关装置通过产生和储存电能。
参赛选手胥鹏告诉记者,如果把这些小单元集成排列成噪声发电板,敷设在 KTV、 火车隧道、工厂的墙上,不仅能持续发电,还能吸声降噪。经保守计算,如果在一间 KTV 包厢铺设这种装置,每天经营8小时,产生的电能可供40瓦灯泡亮10个小时,基本可以满足包间照明。一个城市按200家 KTV 计算,一年可发电250万度,足够1万户家庭使用一个月。
■无水热水袋避免烫伤保温时间延长两倍
冬天北方的人都有使用热水袋的习惯,使用过的人都有遭遇过因温度过高烫伤人,温度低保温时间短的经历,由天津大学学生利用将普通热水袋充满变相后的石蜡,用可控电加热使石蜡溶化的无水热水袋,不仅解决了温度过高烫伤人的问题,同时由于使用导热保温介质的不同,还使保温时间比普通热水袋延长两倍。
■零排放混合动力太阳能汽车最高时速40公里
解决汽车尾气排放污染的问题,也成了本次设计比赛的关注的热点,由南昌航空大学设计的零排放混合动力太阳能汽车,当着记者面就开动起来。据说这个身上粘贴有黑色可以伸缩的太阳能板,外观并不美观的家伙,最大的动力能达到40千瓦,最高时速可以达到40公里。参与设计的学生介绍,这车在晴天情况下,使用太阳能做为动力,并为蓄电池充电,雨天可用蓄电池提供动力,在特殊情况下,还可以使用类似自行车脚踏板的机械装置给蓄电池充电并提供动力,最终实现全天候的尾气零排放。
■高效车位引导系统不再让司机找车位东奔西跑
在城市生活中开车的人都遭遇在大型停车场找车位东奔西跑的问题,在这次竞赛上,武汉理工大学学生设计的“高效车位引导系统”,不仅可以实现全自动小区车位的无人值守收费智能管理,当你的车进入停车场时,独特的导航显示功能,也能在第一时间告诉你,距离你的汽车现在所在位置最近的空余车位,使你的泊车更加便捷准确。
■新型隧道照明节能系统做到车走灯灭
山区高速公路常常要通过隧道,由于行车安全考虑,通常情况下,不论白天和夜间,隧道内车流大小,隧道内的灯光始终是开启的,常常在夜间车流量小的情况下,造成电力的极大浪费,有人曾经设计过夜间关掉一半照明的方案,但是节能效果不显著。由浙江大学学生设计的新型隧道照明节能控制系统,通过微机控制等控制系统,实现了当汽车进入隧道后,在保证行车安全距离的前提下,类似现在住宅楼内智能声控“走廊灯”的效果,即车到某一路段,这段路途照明开启,车过后路灯自动熄灭的控制,大大降低了照明能耗,这一系统的真正应用,将在现在的情况下节能将近40%。